- 荣玥芳;王梓霖;宋健;林浩曦;贾梦圆;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步入存量更新主导阶段,以小规模、高频次、空间分散为特征的城市更新活动与新城建设并行推进,导致建筑垃圾持续增量并成为城镇固体废弃物的主体组成部分。其低效处置不仅加剧“垃圾围城”困境,更对“无废城市”建设及双碳目标达成形成显著制约。尤为突出的是,城市更新场景下建筑垃圾产生节点的碎片化分布、物质成分的异质性增强及产生量的动态波动特征,与传统集中式处置模式的规模化、连续性要求形成结构性冲突,进一步暴露治理体系存在顶层设计缺位、全流程衔接断层、资源化水平低下及跨部门协同失效等系统性问题。面对城市更新所带来的一系列挑战,本文构建“事前分析-分类收集-规范运输-科学处理-精准管控”的全过程规划管控技术体系。通过创新建筑垃圾分类处置技术路线、智慧化管理监督系统及规划实施机制,形成涵盖标准制定、设施布局与政策保障的系统性解决方案,为破解存量更新中建筑垃圾治理的适配性困境提供可复制的技术路径与政策工具。
2025年04期 v.41;No.149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9K] - 侯岷杰;刘键;陆志琪;金杉;段珍华;
装修垃圾的高混杂性及其低资源化率严重制约“无废城市”建设。本文以上海市为实证对象,通过文献综述、成分检测及处理厂实地调研,系统解析装修垃圾资源化现状。数据表明,上海市装修垃圾年申报量持续增长,约占建筑垃圾总量的10%~20%,其中住宅装修垃圾为其主要来源,成分以混凝土、砖类及灰渣为主。然而,现有政策对全链条的规范化管理约束乏力,中转站依赖人工分拣且效率低下。技术层面,传统拆除垃圾的处理工艺与设备难以有效处理装修垃圾并分离柔性物料,致使再生骨料杂质含量较高。尽管已建成12座专项处理厂,再生骨料仍多用于路基填充和制砖等低值场景。针对上述瓶颈,提出源头分类、构建收运处一体的监管体系、创新分拣设备及骨料分级应用等优化路径,为城市装修垃圾全链条治理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2025年04期 v.41;No.149 1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2K] - 荣玥芳;邓岳;刘佳昆;林浩曦;贾梦圆;牟琼;
在城市更新与“无废城市”建设双重驱动下,城市老旧社区建筑垃圾减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议题之一。但该工作当前面临政策执行脱节、预测模型偏差、处置空间受限及协同机制缺位等现实困境。首先,基于循环经济理论与协同治理理论,系统识别老旧社区建筑垃圾减量的现实困境。其次,创新构建“评估-规划-处置-管控”四阶段建筑垃圾减量路径,即在评估阶段进行现状评估与精准预测模型构建,规划阶段处置设施与运输网络协同规划,处置阶段在地再生与场景化再造设计,管控阶段智慧监管与长效运维机制。最后,以北京市百万庄西社区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该路径在城市老旧社区更新场景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破解建筑垃圾治理难题、推动社区绿色更新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支持与实践方案。
2025年04期 v.41;No.149 20-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3K] - 秦颖;王祯顺;秦光宇;
城市建筑垃圾的大量产生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随着城市更新的持续推进,建筑垃圾将不断增多,因此对建筑垃圾产生量的准确预测将有利于建筑垃圾资源化治理,但目前城市建筑垃圾产生量的相关数据及其深入分析相对欠缺阻碍了对建筑垃圾治理的研究。为此,尝试利用建筑面积估算法对2014—2023年北京市建筑垃圾产生量进行估算,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建筑垃圾产生量进行预测和分析,发现北京市未来五年的建筑垃圾产生量虽然巨大但将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状态。在分析基础上提出3点建议,以期为北京市建筑垃圾治理及后续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2025年04期 v.41;No.149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0K]